这个高喊大同世界的唯心领袖,在变法失败流亡海外后,居然拿着“”衣带诏”在全球招摇撞骗,一边提倡一夫一妻制,自己却娶了六个妻妾,最后竟然因为不肯搬家而气死在青岛别墅里。
今天不吹不黑,就来看看这位“康圣人”的光辉形象背后到底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。
首先公平的说,在1898年戊戌变法之前,康有为确实是那个时代的先行者,“公车上书”,带领很多举人抗议《马关条约》,创办报刊,通过《万国公报》宣传维新思想《百日维新》,成为光绪帝最信任的顾问之一。这个时候的康有为,确实是满腔热血想要救亡图存的君子,他写的《大同书》描绘的那个没有阶级、男女平等、天下为公的世界,至今读来都让人心潮澎湃。
但是,“戊戌变法”搞成了“过家家”(可以看下我另一篇微博),当变法失败,他流亡海外之后,已“面目全非”。康有为流亡海外16年,周游31国。他的经费从哪里来?靠的就是一个法宝“衣带诏”。
他到处宣称,光绪帝曾经给他一份密诏,让他救驾。但历史学家考证,这份所谓的“衣带诏”很可能是康有为伪造的。真实情况是,光绪确实给过杨瑞一份密诏,但内容是让维新派想办法,既不得罪慈禧,又能推进改革。
康有为逃出北京前,根本没见到光绪,他把诏书内容篡改成光绪向他个人求救。靠着这个皇帝救命符,他在全球华侨中募集了巨额资金,据估计相当于今天的数亿元人民币。
拿着华侨的血汗钱,康有为过着怎样的生活?海岛置业,在瑞典买下一座小岛,建起中国园林,商业投资,在墨西哥投资地产,差点成为巨富,妻妾成群,先后娶了6位妻妾。最年轻的才19岁,这就有意思了。他一方面在《大同书》里主张男女平等,一夫一妻,废除家庭,一方面自己却妻妾成群,尽情享受封建士大夫的特权。他一方面喊着救皇上,一方面把救皇上的经费拿来给自己买倒享乐。
康有为最矛盾的地方在于他的思想与实践严重脱节。他的主张孔子改制考,说孔子就是个改革家,大同世界描绘乌托邦蓝图,君主立宪要学英国、日本。他的行为坚持保皇,反对共和,参与张勋复辟,支持溥仪复位,大骂孙中山的革命是暴民政治。
更讽刺的是,他晚年竟然成了孔教会的会长,要把孔子尊为教主。这跟他年轻时说孔子是改革家的观点完全相反。
最了解康有为的人,恰恰是他的亲传弟子们。
梁启超最早觉醒,从保皇转向新民。最终与老师分道扬镳,
欧榘甲公开批评康有为专制。
徐勤晚年反思说先生过于自信。
梁启超后来评价他的老师,“谓之政治家不如谓之教育家,谓之实行者不如谓之理想者”。这话说的很客气,但意思很明白,康有为是个空想家,不是实干家。
1927年,康有为在青岛去世,死因竟然是因为不愿意从租来的别墅搬走,气的肝病发作。那么,康有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?
他的贡献,
一、打破了思想界的沉闷,开启了近代思想启蒙;
二、培养了一大批维新人才;
三、他的大同思想至今仍有价值。
他的污点,
一、伪造历史,欺世盗名;
二、挥霍华侨捐款,生活奢侈;
三、思想保守,阻挡历史潮流;
四、言行不一,是个典型的双标者。
康有为的故事是一面照见人性的镜子,它证明了再美好的理想也可能被个人的欲望腐蚀,它警示着“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要听其言,更要观其行。就为老师”,
他提醒我们,在时代巨变中保持知行合一何其困难。他既不是完人,也不是小人,而是一个充满矛盾和缺陷的复杂人物。
![]()
![]()
赞(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