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
苹果股价在发布会期间直线跳水。
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1点,主题为 “燃” 的苹果2025秋季新品发布会全球直播,这场时长不到1.5 小时的 “科技春晚” 推出了8款新品,包括四款 iPhone、三款Apple Watch及AirPods Pro3。
发布会过后,资本市场反应却有点冷淡,苹果股价盘中跌幅接近2%,与在微博热搜前10位中占据6席的热度形成鲜明对比。
此次发布会有“三个”突出亮点。
一是 iPhone 17 标准版 “加量不加价”,国行起售价维持5999元,起步容量却翻倍至256GB,对比 iPhone 16 同容量版本相当于直接降价1000元,还首次实现120Hz高刷覆盖,带来了实打实的用户让利。
二是 iPhone Air 的极致轻薄设计,约5.5毫米的厚度和146克的重量创造了新纪录,虽在续航上有所妥协,但展现了苹果在工业设计上的硬实力。
三是 AirPods Pro3 的全面升级,主动降噪效果较上代提升1倍,开启降噪后续航达8小时,新增的光学心率传感器,还能与健康应用同步监测数据,实现了音质与健康功能的双重突破。
此外,iPhone 17 Pro系列的前置摄像头迎来了重大升级,采用了1800万像素的方形传感器,其尺寸几乎是前代的两倍。这一设计使得用户无需旋转手机即可灵活构图:竖握手机时也能拍摄横屏画面的照片和视频,非常适合多人自拍或需要特殊构图的场景。它还会利用AI自动侦测画面并智能调整取景范围,提供多种构图选择。
不过,发布会也留下了“三个”明显的遗憾。
一是国行版功能的多重阉割,iPhone Air 仅支持中国联通 eSIM 服务,移动、电信用户购买后基本无法使用通话和蜂窝网络功能。Apple智能、卫星通信功能缺席全系国行 iPhone,AirPods Pro3 的实时翻译功能不仅不支持中文,在大陆官网上甚至只字未提。
二是 Pro 系列定价过高,iPhone 17 Pro Max 2TB 版本售价高达17999元,与 1TB 版本差价达4000元,将顶配机型价格推向新高。
三是 Apple Watch 创新停滞,三款新品虽支持5G网络,但均沿用前代 S10 芯片,且国行版不提供实用的高血压监测功能,需通过特殊手段才能解锁。
作为一名十多年的果粉,既为 iPhone 17 标准版的屏幕升级和内存扩容感到欣慰,其速度和多任务处理能力确实有明显提升;但也对功能阉割感到无奈,当国外用户能用 Apple 智能实时翻译邮件时,国内用户却要为基础通信功能折腾携号转网。这种区别对待让人切实感受到 “全球产品,本地妥协” 的尴尬。
苹果这次发布会如同 “挤爆的牙膏”,既有诚意满满的硬件升级,也暴露了创新乏力与本地化不足的问题。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,若不能平衡技术突破与用户体验,苹果的 “分水岭之年” 恐怕难有真正的 “燃” 点突破。
主题是“燃”,但是现在看来显然“不够燃”。
赞(7)